一座馆 一份忠诚|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 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
来源:长安区融媒体中心 时间:2021/04/13 11:26

  长安融媒讯(记者:高浩 李萌 韩婷)站在十里蛤蟆滩边一眼望去,依塬而布的村落沉睡般静静地躺在滈河的臂弯里。这里,人们并不陌生,因为这里的一草一木,一个个鲜活的生命,在柳青的《创业史》中都有记载,让人们记忆尤深。

  为了纪念这位人民作家的一生,在他的第二故乡王曲,“柳青文学纪念馆”修建而成,让人们置身于当年柳青与皇甫人民扬场打麦的劳动场景中,真真切切感受到柳青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。

  伫立在文学纪念馆门口的柳青雕像前,眼睛深望着他曾经热爱着的哈蟆滩,这里的一草一木、一花一景都是如此的美好,晨曦而耕、日暮而息,依塬绕行的滈河,犹如双臂环抱着这片热土。

  跟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解,记者走进了柳青文学馆,场馆风格现代典雅,大气庄严,馆内配备的电控+人触式智能化中控系统等高科技设备,使人们在沉浸式的体验中,通过视、听、光的方式了解柳青的生平及创作历程,全方位多维度体验和学习柳青“在人民中生根”的创作道路。

  文学馆以时间为轴线,从1916年柳青少年讲起、1952年奔赴延安登上文坛、1978年扎根皇甫记录时代再到2020年柳青创作精神激励世人,走在时间隧道里,这里的一切仿佛还停留在昨天。还在那个集体经济创造社会主义大业的农械厂里,通往幸福生活的石桥上,解决群众困难的大口井边,还在《创业史》一次又一次伏案修改夜以继日的创作中。

  对于每个长安人,柳青有着不可割舍的感情。漫步于场馆内,一个个物件、一张张珍贵的照片、一段段经典的影视片段,让人们回想着60年前,柳青在皇甫村工作、生活、创作的情景。

  悠悠终南山,莽莽神禾塬,无数个夜晚,在昏暗的灯光下,一张方桌、一架书柜,柳青便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创作出了《创业史》。可以想象当年穿着中式对襟小褂、脚蹬粗布鞋的柳青,经常在夜里踱步思考着,一个个人物形象逐渐变得清晰丰满起来……

  很少有一部现当代文学作品能像《创业史》一样,引起半个多世纪绵绵不绝的回响。柳青,这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人民作家认为,国富民强、国富民安、国富民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很重要。所以他自始至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,他始终坚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心里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,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福祉,他以自己的一生,实现了他一个共产党员忠诚于党、忠于人民、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的铮铮誓言,铸就了他为信仰奋斗终生的人格、风骨、精神,铸就了一座不朽的精神灯塔!

编辑:长安融媒

@2000-2020 西安网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