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的秦岭,绿意蓬勃,清风送爽。6月15日,由西安市妇联牵头组织的“千年长安 友好童行|守护秦岭生态美 变废为宝焕新翠”环保志愿活动,正以长安区五台街道东尧村至西尧村的徒步路线为舞台悄然上演。30组家庭携手长安区巾帼志愿者开启“变废为宝”的志愿之旅,用创意赋予废弃物新生,以实际行动守护秦岭生态,共同书写绿色环保宣言。
创新环保签到突破传统模式,蘸取可降解颜料在签到墙按压指印。随着五彩斑斓的指印层层叠加,一幅绿意盎然的“生态林”悄然成型,每一枚印记都是守护自然的无声誓言。孩子们踮着脚尖在墙面上寻找专属"叶片",清澈的眼眸里跃动着对绿色未来的憧憬,一个个独特的指尖印记层层叠加,让绿色生活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生根。
“爸爸快看,我的风车转得最快!”户外空地上,废弃纸杯经剪裁、涂鸦与组装,化身五彩风车跃然眼前。家长协助固定竹签,孩子们用画笔绘下心中的秦岭盛景——苍翠山峦、澄澈蓝天、灵动飞鸟。当风车迎着微风“吱呀”转动,巾帼志愿者通过模型,生动演示风能转化过程,对比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优劣,让孩子们直观领略环保科技的神奇力量。这场用废旧材料打造的环保课堂,让绿色理念在童趣与创意中悄然扎根。
“原来饮料瓶盖还能变成零钱包!”在巾帼志愿者的指导下,孩子们或为瓶盖涂上色彩或是自己喜欢的图案,家长们则细心地用热熔胶加固。当迷你零钱包、钥匙包和立体花朵陆续成型,孩子们争相把作品挂在书包上、手腕间,蹦跳着展示:“你看我做的‘瓶盖小花’!”现场展示的塑料回收流程图和趣味问答更让孩子们深受触动:“原来一个塑料瓶降解需要450年!以后再也不乱扔了!”
在簪花站,孩子们化身创意小画家,为废弃蛋托染上缤纷色彩、精心剪裁花瓣,将蛋托组装成精致发簪、俏皮娃娃吊饰,“秦岭春芽”“绿宝石”等童趣命名妙趣横生。活动现场展示的厨余垃圾减量数据令人惊叹,工作人员生动讲解蛋托转化为有机肥料的过程,让大家直观感受“变废为宝”的环保魔法。这场用生活边角料打造的艺术创作,不仅让环保理念在指尖绽放,更让循环利用的绿色智慧深植心间。
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,小心翼翼地将颜料滴入特制溶液,看着色彩在水面晕染、流淌、交织,当屏息凝神地将材料覆盖水面,再缓缓提起时,一幅幅独一无二、色彩斑斓的水拓画便惊艳呈现!扇面被赋予了全新的艺术生命,成为独一无二的团扇作品,孩子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“水中魔法”。亲手将废弃材料化作艺术珍宝的过程,正是环保理念浸润童心的最美见证。
活动现场,巾帼志愿者通过多媒体课件与动态视频,系统介绍了秦岭区域分布的白鹭、戴胜鸟、夜鹭等珍稀鸟类。当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"红隼" 的捕食画面在屏幕呈现时,孩子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叹。通过绘制鸟类科普手抄报、签署《护鸟倡议书》等形式,孩子们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。
秦岭的绿水青山,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;孩子们的奇思妙想,是点废成金的魔法。在这场生动的生态课堂里,守护家园的理念,悄悄在他们心中萌芽。从好奇地探索自然奥秘,到理解生态的分量,孩子们用巧思与行动,让废弃物焕发新生。这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汲取,更是一次责任感的萌发与行动力的实践——那些被点亮的创意,被重塑的物件,都是孩子们守护这片绿水青山最生动的诠释。下一步,西安市妇联将持续推动巾帼志愿服务常态化、特色化发展,引导更多妇女群众和家庭成员在志愿服务中传递温暖、践行社会责任,让志愿精神绽放光彩。
编辑:长安融媒
@2000-2024 西安网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