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非遗故事】泥叫叫:古韵新声 匠心传承
来源: 时间:2025/07/11 17:03

  鱼化泥叫叫,又称“戏人”“娃娃哨”,是一种色彩斑斓的低温陶玩具哨子,兼具音响与观赏双重属性。因其吹奏时呜呜作响、委婉回转,故得名“泥叫叫”。其造型丰满古朴、线条简练,多以戏剧历史人物和神话人物为主题。色彩运用上,常采用红、绿、黄、黑、白、蓝等色,充分汲取关中社火和秦腔人物造型特点,形成了对比强烈、主次分明的艺术风格。

  作为鱼化泥叫叫技艺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、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,杨帆自199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后,便投身于泥叫叫技艺的保护与创作,至今已近30年。

  杨帆在工作室里制作泥叫叫

  杨帆自幼深受父亲泥叫叫制作技艺的熏陶,中学时期就随父亲在村纪念馆学习制作。大学毕业后,他专注于民俗民艺研究,系统整理还原了父亲及前辈艺人的作品造型,深入探寻这门技艺传承的文化根脉。在传承基础上,杨帆与父亲共同创作出一系列新的泥叫叫造型,如秦腔经典剧目《铡美案》《五典坡》《游龟山》《拾玉镯》中的人物形象。他还对传统泥哨上色工艺进行了改进,提升了玩具的观赏性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他创造性地将单一的泥叫叫改良为连体结构,实现了多孔齐鸣的独特哨音效果,堪称一绝。2014年,杨帆被陕西省文化厅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(泥叫叫制作技艺)代表性传承人。

  2019年,在杨帆的积极推动下,更多非遗项目入驻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小峪口村,以非遗沉浸式矩阵共生体验和传承为核心业态的“中国长安非遗乡集”正式开集。这一模式开创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,秉持开放、共享、共生、共荣的发展理念,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不竭动力。

编辑:长安融媒

@2000-2024 西安网 版权所有